社会学所科研人员赴陇南文县调研茶叶产业
2019年7月19日,社会学所所长马东平、副所长买小英,科研人员袁风香、吴绍珍、马宁、郑苗、宋文姬等7位科研人员赴陇南市文县碧口镇马家山调研茶叶产业发展情况。
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陇南市是甘肃全省唯一的茶叶产区,陇南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文县、康县、武都三县区交界地带。陇南茶叶具有高纬度、高海拔、高香气特征。陇南绿茶取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在省内及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西北市场具有固定的消费群体和较高的知名度。文县茶叶主要分布在海拨600-1560米之间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的山地之中,云雾缭绕,漫射光多,为我国茶叶最北缘产区,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氨基酸含量3.7%、茶多酚含量18.5%、儿茶素总量12.1%、咖啡碱含量4.0%。近年来,文县全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在茶业产业上,碧口片宜茶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建基地,抓示范,强科技,重管理,增效益,促进了茶叶产业健康较快发展。截至目前,文县茶园面积达8.7404万亩,投产茶园6.5万亩,茶叶产量达56万公斤,产值达2.28亿元,在茶叶重点村,茶叶收入占农民收入的75%以上,占贫困户收入的60%以上。品种好的茶园一亩地能达到2万元到3万元收益,茶园亩均收益在5000元左右,陇上春负责人郭文平发起的茶叶百万众筹,帮助贫困户80多户、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6000多元。茶叶产业已成为陇南市农村增加收入发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除了种茶卖茶,茶区也是风景区,茶叶还带动了文县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文县建成了茶博物馆,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通过举办休闲旅游、农家客栈、茶园观光、茶叶采摘加工体验、茶艺表演、乡村民宿、特色餐饮、健康养生等全域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变封闭式景区为开放式景区,实现了茶农增收,有力的推动了贫困村华丽蜕变,为实现全县贫困村脱贫摘帽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碧口镇把电子商务作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坚持与全镇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推动、企业主导带动、贫困群众受益的电商扶贫新局面。截至2019年5月份,碧口镇2019年新增网店12家,现在共有网店262家,培育出了陇上春茶叶、朝露春茶叶、永玉食用菌、寻味山间、陇南百草园等多个电商品牌。分产业、分领域组建了六个电商扶贫创业团队。2019年线上销售额为11285600元,线下销售额为12480778元。文县茶产业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如:产品品牌力不够。文县绿茶已是全国的地理标志,但主打茶产品仍然没有统一的品牌,茶产品杂而乱,品牌力不够。快递物流成本高、限制多、时效性仍然较差。金融扶持资金量仍然不足,物流快递补贴覆盖仍然有限,创业扶持政策仍需完善。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陇南市在茶产业发展上应该进一步完善和跟进配套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放大资源优势,强化技术支撑,全力打造茶旅文化,有效提升陇南茶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加快推进产品扶贫和农民增收的项目快车,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吴绍珍撰稿/马东平审核)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