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马东平在中国民族报发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社会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2-11-12 浏览次数: 【字体:

 b86c7360d4f241dabe8fa4b72ed62a9b.Png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马东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攻克老百姓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

生态兴则国家兴,生态保护是发展的基石。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更体现在如何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措施中。在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我们要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胸怀“国之大者”,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锲而不舍,久久为功,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