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伦理学视域中的社会公正

来源:院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1-03-14 浏览次数: 【字体:

我院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伦理学研究生示范基地理论研讨会召开

2011-03-14_keyandongtai_01.jpg

研讨会现场

2011年1月6日下午,我院与西北师范大学联合在师大政法学院多功能厅召开了伦理学研究生示范基地理论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伦理学视域中的社会公正”。我院党委书记、院长范鹏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陈晓龙教授、师大政法学院院长李朝东教授、我院科研处处长马廷旭研究员、哲学所所长何苑研究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还有我院哲学研究所全体研究人员以及我院有关专家学者、西北师大政法学院的教授及伦理学、哲学、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共计110多人。会议由政法学院院长李朝东教授主持,范鹏院长和陈晓龙副校长分别向会议致辞。
大会开始,范鹏院长在致辞中就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创立、工作开展情况、所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等等,向与会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们作了简要介绍。陈晓龙副校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开展联合培养伦理学研究生,建立示范基地的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并希望政法学院在今后的具体实施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创新机制,深化合作。 
与会的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伦理学视域中的社会公正”这一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西北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姜宗强博士通过对先知书中关于财富的伦理观的梳理,阐发了宗教学中的财富公正思想。马俊峰博士后较为详细的解读了西方伦理共同体中的正义思想。张美宏博士认为,“正己以匡天下”是先秦儒家视域中社会正义的集中表达。任万明博士认为,当代中国广泛流动的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各种利益需求应该得到正义制度的维护。我院有三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哲学所副所长谢增虎研究员,着重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就“良心与社会公正”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刘春生副研究员认为,可以从汉语言的词汇结构、语法特征入手理解把握汉语中的“公正”思想以及汉语本身的哲学化问题等。冉小平助理研究员,主要通过对《正义论》中制度正义思想的解读,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几点看法,等等。另外,为了活跃学术气氛,大会还安排了现场点评、提问等交流互动环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011-03-14_keyandongtai_02.jpg

与会人员合影

会议最后,由我院范鹏院长作总结讲话。范院长首先向成功筹办这次理论研讨会的联合培养伦理学研究生示范基地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范院长还用“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这样的古语,高度评价了本次理论研讨会的特征和所取得的成效。同时,范院长指出,今后我院还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深化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联合培养伦理学研究生示范基地这个合作平台,努力把我省第一个文科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地基办好,为培养更高层次更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贡献力量。
(科研处  哲学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