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院内新闻>详细内容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甘挂职干部座谈会在敦煌市召开

作者:管理员 来源:院科研处 发布时间:2015-06-18 浏览次数: 【字体:

—陈卫中副部长王福生院长看望挂职干部

2015-06-18_yuanneixinwen_01.jpg

20156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甘挂职干部座谈会在敦煌市召开,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卫中出席并主持了座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胜轩、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酒泉市委副书记张翼、嘉峪关市委副书记魏后凯出席座谈会。酒泉市委组织部部长闫沛禄、敦煌市委书记詹顺舟、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刘晖春、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马廷旭、酒泉市委副秘书长藏福、省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副处长王之臣、敦煌市副市长张鼐、敦煌市委组织部部长李全、肃州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设仁等同志参加座谈会。参加座谈会还有20多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酒泉市和嘉峪关市各级党政机关挂职锻炼的青年干部。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副局长刘晖春同志介绍了甘肃省派往中国社会科学院挂职锻炼干部的工作情况,酒泉市委副书记、挂职团团长张翼同志介绍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来甘挂职干部的工作情况。酒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闫沛禄同志对挂职干部转换角色、转变观念,尽快融入当地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帮助当地干部针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疏理、科学分析、深入思考、提升能力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挂职干部们纷纷发言,汇报了挂职半年多来各自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感所悟、所获所得,认为挂职机遇使自己接上了地气,扩大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学术灵感,这种阅历将会是自己人生和成长中珍贵的资源。对于每位挂职干部的发言,陈卫中副部长一一给予了热情回应、精彩点评和悉心指导。
王福生院长发言说,2014年11月启动的甘肃省与中国社科院干部双向挂职锻炼,是落实双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使双方的战略合作在原有国情调研的基础上更上层楼。从这次大家交流的情况看,互派干部挂职锻炼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希望在省院战略合作中,国家院发挥高端智库的优势和作用,指导我们地方社科院搞好智库建设。
赵胜轩副院长在转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委对甘肃省领导及同志们的谢意和对挂职干部的慰问之后说道,我们做学问是要经世致用,院党委为什么派大家千里迢迢来艰苦的地方挂职?为什么要大家到县市乡镇这样国家政权的最基层来挂职?为什么要给大家挂党政职务?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战略安排,这样才能使大家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大家一定要拜基层的干部为师,甘当小学生,虚心向地方的领导同志学习,学习他们愿意干事、会干事、能干好事的作风和长处,希望大家要严格政治、组织、工作和生活纪律,担当好父母官角色,多提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履职尽责,发挥作用。他说,院党委十分关心大家锻炼成长,在生活待遇上会以创新工程的标准给予大家补贴,在干部使用上倾斜并优先使用优秀挂职干部。在以后的院省合作中,我们将会宁缺勿滥,选派大批积极要求进步的同志来挂职,在智库建设等方面开展更大范围的合作。

2015-06-18_yuanneixinwen_02.jpg

陈卫中副部长在会议小结时讲道,省院战略合作,双向挂职,就是要使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相一致,要使定期定量挂职常态化,培养干部,锻炼队伍。要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伟大战略,拓展合作领域,探索智库合作的突破点,深化省院战略合作。

在赵胜轩副院长考察酒泉敦煌期间,王福生院长、马廷旭处长就加强甘肃省社科院与中国社科院的合作,汇报了联合开展“唐蕃古道”申遗研究的思路。去年丝路申遗工作成功结束,对甘肃河西旅游业的发展作用巨大,有必要把唐蕃古道这一历史遗产申遗提上议程。唐蕃古道起自陕西西安,途经甘肃、青海、至西藏拉萨,全长3千余公里,申遗对甘肃中南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旅游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和作用巨大。赵胜轩副院长对此表示肯定,并要求甘肃院提出具体的计划报告。(段翠清供稿/马廷旭审核)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