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陈永胜副院长一行赴张掖参加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2023年年会
2023年9月23日至24日,由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联合甘肃省张掖市委市政府、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河西学院,共同举办了“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2023年年会”,会议主题为“两个结合视域下的敦煌哲学”,包括敦煌哲学与“两个结合”、敦煌哲学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敦煌哲学的理论构建、敦煌哲学与地方性文化发展的历史关联与现实关照等议题。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永胜,院工会主席、敦煌哲学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王灵凤,文化所副研究员李骅,丝绸之路所助理研究员王屹一行4人参加了会议。
应大会邀请,陈永胜副院长做了“敦煌哲学精神的内涵及当代发展”的会议重点发言,发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敦煌文化的源起,二是敦煌文化精神的内涵,三是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在敦煌文化源起层面,陈永胜副院长认为敦煌文化萌芽于夏商周、成长于汉、流行于隋唐、没落于宋明,其发展的内在动力为先进的生产力与政治制度、繁荣畅通的经济贸易、多元的文化构成与开放包容的文化空间,研究敦煌文化源起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敦煌文化精神内涵层面,陈永胜副院长认为,敦煌文化中所体现的大一统的国家观、开放包容的处世观、社会生活的法制观、大气独特的审美观、孝道和谐的家庭伦理观等构成了敦煌文化精神的整体性与精神内涵;在敦煌文化的当代价值层面,陈永胜副院长认为,敦煌文化是“两个结合”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与代表,是各民族共创中华盛世,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文化资源。陈永胜副院长的精彩报告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共鸣和高度赞誉。
在交流发言阶段,我院丝绸之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屹做了题为《道与技——敦煌哲学的琴文化承载》的发言,认为敦煌文化是“道”与“技”的整体体现,其哲学与美学的表达是由形而上“敦煌之道”与实践性“敦煌之技”的相互融合承载所实现。敦煌壁画中所出现的“琴”(古琴)元素与“琴以载道”的双重表达,是敦煌文化儒释道融合发展的重要明证之一。中国琴文化在发展之初就已形成了思想性与社会性的融合,这也是中国琴文化因何可以成为敦煌文化、哲学、艺术等具体载体的原因所在。王屹以敦煌古乐为背景,现场演奏了埙曲,他精彩的发言与专业的演奏相结合,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一致好评。
此次会议成果丰硕、反响热烈,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讨论热烈,为敦煌哲学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坚定了信心。我院专家学者的发言得到大会积极的回应与肯定,进一步提升了我院在敦煌哲学领域的影响力,体现了我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王屹撰稿/王灵凤审核)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