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详细内容

王伟光赴甘肃考察院省合作工作并看望挂职干部

作者:记者邓之湄 来源:《社科院专刊》2015年10月16日总第315期 发布时间:2015-10-16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报讯 (记者邓之湄)10月10—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王伟光赴甘肃考察院省合作工作,与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深入开展院省合作进行洽谈,看望慰问我院赴甘肃挂职干部,仔细听取了全体挂职干部的工作汇报。

  在11日举行的我院赴甘肃挂职干部座谈会上,王伟光首先代表中国社科院感谢甘肃省委省政府,酒泉、嘉峪关市委市政府对我院干部挂职工作的支持。他指出,开展干部挂职实践锻炼,是我院落实中央“三个定位”和加强智库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的具体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而言之,干部挂职实践锻炼是我院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宗旨意识的有益实践,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有益实践,也是加强中国特色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有益实践。

  王伟光指出,自去年12月份以来,挂职干部团全体成员深入理解挂职实践锻炼的重要意义,很快进入角色,找准工作定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大胆实践,促进了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挂职单位工作的开展,挂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增加了对国情的了解,加深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认识;二是积累了基层实践经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学到了实用的管理方法,促进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酒泉、嘉峪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大家也为地方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是利用理论优势,发挥“宣传队”作用;二是利用专业优势,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三是利用实践优势,发挥“提炼机”作用。

  王伟光强调,开展干部挂职实践锻炼,对我院、对甘肃、对个人都是非常有益的,实现了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院省合作树立了典范。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长期坚持下去,争取越做越好。要充分懂得挂职实践锻炼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立场问题,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立场,在联系群众、联系基层、联系实际的生动实践中,实现理想的升华。要逐步扩大选派人员规模,选派更多优秀年轻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到基层接受历练。要将革命传统教育作为挂职干部的必修课,挂职期满时要到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对于近期干部挂职实践锻炼工作,王伟光要求,一要继续做好首批挂职后期工作;二要组织好考核总结工作;三要做好第二批人员的互派工作。

  在挂职干部座谈会上,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酒泉市委副书记张翼,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嘉峪关市委副书记魏后凯等6位挂职干部代表先后在会上作交流发言。他们纷纷表示,院党组决定开展挂职实践锻炼,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挂职实践锻炼,对每位团员来说,是人生中非常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也是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一环,更是人生旅途的宝贵财富。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让大家走出了象牙塔,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经历了一次认识与人生的“凤凰涅槃”。从酒泉、嘉峪关这所“大学”顺利毕业,相当于完成了一次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辩证认识过程;完成了一次思维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从全国到地方再到全国、从全面到具体再到全面的方法论转变过程。大家切身体会到,只有通过实践这个课堂,才能够提炼出“中国化的知识”,才能在理论的竞放中发展和壮大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局长张冠梓、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潘晨光、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孙壮志、人事教育局副局长陈文学,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陈卫中、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福生等陪同考察。在甘肃挂职的我院干部参加了有关活动。

责任编辑:王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