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出版座谈会召开
人民网10月20日电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布中心主办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研究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今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举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公共管理学院祁凡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李放、《新华文摘》杂志社高级编辑胡元梓、人民日报评论员李拯、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中心王斯敏等专家学者出席并进行了发言讨论。
各位专家学者紧紧围绕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从国家治理的特征、遏制“一把手”腐败、法治社会、经济转型等角度对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研讨。
《习近平的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一书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光斌认为,习近平在阐述治国理政时,是从中华文明基体论出发、以改革为方法、以公正价值为导向、努力将制度体系与治理能力相适应、以使以民主集中制为内核的中国模式更有竞争力的政治思想体系。也就是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至少包括了中国文明基体论的认识论、以改革为方法的方法论、以公正为导向的价值论、以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相协调的制度论、以中国模式为宗旨的目的论。专家认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之“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了中道性、混合性、包容性的政治发展原则,其中既有社会中心主义脉络的学术资源即社会权利的重要性,更有国家中心主义的思想资源即国家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聂辉华教授以及仝志辉教授重点介绍了关于如何遏制党政“一把手”腐败的问题研究。专家认为,要减少腐败,特别是减少“一把手”的腐败,限权是基础,监督是关键,激励是保障。反腐败的最终境界,是让政府官员“不能贪(限权)、不敢贪(监督)、不想贪(激励)”。
本次座谈会同时也是智库类期刊《国家治理研究》(季刊)创刊号的发布会。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郭沂纹主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致辞,《国家治理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光斌教授作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对该刊的创办表示了高度赞扬和肯定,认为这种新的模式开创了智库报告发布的新天地,希望此刊能以更高水平对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提出对策,努力为中国的国家治理、民族振兴和改革事业做贡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