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库建设”2015首届学术研讨会召开
新华网11月11日电(缪旭华)刚刚颁布的“十三五”建议稿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无疑对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在此背景下,1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江苏紫金传媒智库联合主办、《智库研究》(筹)承办的“新型智库建设”2015首届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宣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国内众多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布鲁金斯学会、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紫金传媒智库、重庆智库等著名智库的近300名智库管理和研究领域人士齐聚一堂,围绕新型智库建设进行探讨。
新型智库和社会治理是与会专家感兴趣的话题。现代国家中,智库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甚至有人将其称作继立法、行政、司法和媒体之后的“第五权力”。智库的目标不在于纯学术研究,而是积极介入政治社会,提出政策建议并试图影响决策。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闵学勤教授在会议上提出,全国智库建设浪潮将形成前所未有的“智库驱动”模式,这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探索。“智库驱动”意味着以智库思想影响公共政策,推动社会治理理性发展,最大程度防范行政决策风险。
闵教授对比了智库和社会治理的关键词,发现智库的关键词“发声”、“公开”、“担当”、“响应”、“独立”、“高效”和社会治理的关键词“参与”、“透明”、“责任”、“回应”、“平等”、“有效”几乎一一对应。紫金传媒智库成立之初,就遭遇了震惊国内外的股市风潮,专家们以独立智慧和大数据分析,向社会发布了《2015中国股市风潮调查》,对于政府决策判断、引导社会心态理性回归产生了巨大影响。闵教授以 紫金传媒智库的实践为例,详细阐述了智库在关注舆情、回应民生、建言献策方面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和国家治理。她还认为,智库作为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载体,其可持续发展需要政界、学界、传媒界和商界等多领域、全方位的平台支撑。
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副主任、首席专家李刚教授谈到了中国治理与评估,建议研发新型智库认定和评估标准、评估流程和评估方法;侧重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和数据采集与整理;在成熟阶段推出中国版的全球智库排名。
此外,与会专家还就中国智库的定位与功能、现状与趋势、中国新型智库的建设与支撑,以及中外智库建设比较等专题领域展开了热烈讨论。(责编:张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