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重大项目>蓝皮书>项目成果>详细内容

《精准把握甘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

发布时间:2021-01-20 浏览次数: 【字体:

精准把握甘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

——2021年甘肃经济蓝皮书发布词

王晓芳

2020年甘肃经济逆势增长动能增强,1-9月,实现生产总值6444.3亿元,同比增长2.8%,位列全国第三,西北第一。经济总体运行稳中向好,经济韧性增强,经济基础更加稳固。

一、2020年甘肃经济运行特点

1.粮食及六大特色产业稳定增长,“甘味”农产品产销两旺

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高出同期全国水平。粮食稳产,猪、牛、羊、家禽存栏出栏均同比增长,蔬菜、水果、中药材分别增长了5.5%5.9%7.6%。以电商平台、直播带货为主的线上销售快速增长,带动“甘味”农产品热销。

2.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国领先,工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1-9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5.8个百分点,增速全国领先。十大生态产业投资增加,工业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1%18.8%19.3%

3.服务业恢复性增长,邮政电信软件快递业加速增长

邮政业务量同比增长26.2%,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30.9%,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35.7%,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6%

4.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步回升态势, 民间投资加速回暖

1-9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6%,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4%,民间投资增长10.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升为43.4%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受阻,扩大内需仍是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

1-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3.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下降3.3%,餐饮收入下降12.6%

6.对外贸易环境结构发生变化,增强出口新动能日益迫切

1-9月,全省进出口总值271.8亿元,同比下降2.0%。其中,出口下降35.3%;进口增长15.7%。矿产品出口下降79.2%,机电高新产品出口下降43.7%。高新产品出口增长3%;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15.8%

7.财政收支同比下降,民生支出比例显著提高

1-9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6%,其中:税收收入下降5.0%,非税收入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30.6亿元,同比下降2.7%。其中,公共卫生、农业农村、灾害防治及应急、最低生活保障、就业补助、扶贫等11类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高达80.8%

8.各项贷款增长继续放缓,个人存款大幅度提高

全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长继续放缓,前8个月,新增各项贷款879亿元,同比减少58亿元。其中单位中长期贷款增速持续回落,单位短期贷款负增长,个人贷款增速缓慢下降;各项存款保持稳定增长,其中企业存款继续负增长,个人存款增速大幅度提高,同比增长13.8%,财政性存款同比多增。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甘肃经济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2020年前三季度,甘肃多项经济运行指标跃居全国前列,但也看到,面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以及国内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和疫情的多重冲击,能否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快速发展的预期效果,还面临着如下五大“短板”。

1.经济总量小,内循环支撑力弱

甘肃经济总量在西部12个省份仅位列第9位,不足陕西省1/3,仅及贵州省一半多点,2020年前三季度人均GDP只有2.43万元,与全国人均GDP5.16万元比相差2.73万元。

2.人均收入低,消费能力有限

2019年,甘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均为倒数第一。2020年前三季度甘肃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低于全国平均7757元、5420元。

3. 内需市场规模偏弱,消费增长难度加大

2020年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663.6亿元,占全国273324亿元的0.97%

4.外贸依存度不高,贸易逆差逐年扩大

2019年,甘肃外贸依存度仅为4.4%,大大低于全国平均35%的水平,也远低于西部重庆(24.5%)、广西(22.1%)、四川(14.5%)、陕西(13.6),与宁夏比,也还差两个百分点。近五年来甘肃外贸逆差问题比较突出,并呈凝固化方向发展。20201-9月,甘肃外贸逆差扩大到147.6亿元。

5. 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够

2020年上半年,甘肃新设立的市场主体数为13.62万户,贵州新设立的市场主体数为27.1 2万户。甘肃非公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8.5%,仅仅高于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三、精准把握甘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

甘肃省虽然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地理节点上,要打通堵点,补强短板,把准八点,精准把握甘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力点。

一是把准切入点,加快推进卓有成效的双向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

二是把准核心点,着重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少、融资慢问题。

三是把准发力点,在畅通汽车消费梗阻方面要着重发力。

四是把准提升点,瞄准“房住不炒”基本理念,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五是把准关键点,着力于提升甘肃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出口新动能。

六把准突破点,发展壮大出口导向型优势产业。

七是把准对接点,努力扩大甘肃与东盟国家贸易总额。

 

八是把准引导点,将国内外需求实现途径引导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来。

分享到:
【打印正文】
手机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