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21)》发布词
《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21)》发布词
王建兵
《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报告(2021)》是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和甘肃省统计局合作编写,评价甘肃县域发展水平的年度报告。甘肃县域蓝皮书已经成功出版了14年,其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得到学界和社会的认可。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总报告。综合分析甘肃省86个县(市、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构建的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县域发展的问题与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二是县域篇。构建了2019年甘肃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发展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社会保障竞争力、公共服务竞争力、人居环境竞争力、社会结构竞争力和科学教育竞争力8个一级指标,以及21个二级指标和65个三级指标。其次是使用2019年甘肃省86个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县卡数据和财政统计数据,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并对县域发展水平进行打分、分类和排序;三是农村篇。选择当前甘肃农村发展的相关专题和热点进行研究,主要有甘肃农村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研究、甘肃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与难点、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展及问题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农业“走出去”问题研究、甘肃主要农产品供给与保障体系研究等,通过专题研究,以期为十四五时期甘肃县域和农村发展提出可参考的建议与对策。
一、下面的首先要公布的是,甘肃省县域竞争力十强县的排名
县域蓝皮书从第三方的视角,使用甘肃县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县卡数据对甘肃省86个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得出甘肃县域综合竞争力十强县是:
城关区、安宁区、七里河区、凉州区、西峰区、西固区、肃州区、甘州区、 白银区、榆中县
八个单项竞争力排名第一的县,确定为最具竞争力县,名单如下:
1、最具宏观经济竞争力的是城关区
2、最具产业发展竞争力的是安宁区
3、最具基础设施竞争力的是城关区
4、最具社会保障竞争力的是天祝县
5、最具公共服务竞争力的是阿克塞县
6、最具生活环境竞争力的是两当县
7、最具社会结构竞争力的是安宁区
8、最具科学教育竞争力的是民勤县
二、甘肃省县域发展的问题与特征
一是县域经济整体呈低速增长,且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县域经济整体情况来看,县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值为95.65亿元,较上年增长6.97%。但由于存量太小,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是县域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突出;2019年甘肃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县域各子系统发展程度差异性较大。宏观经济竞争力、产业发展竞争力、科学教育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居环境竞争力,其标准差均较上一年略有增大,县域之间差异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三是县域公共服务短板明显,人口出现回流趋势;从公共服务竞争力分布来看,地理位置特征及贫困特征均较为明显,河西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公共服务竞争力相对较好,而贫困地区公共服务竞争力水平相对较低。全省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是136万人,人口流失率为-3.65%。较2018年的277万人,回流141万人。
四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农业发展目前尚未达到高质量的标准;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精深加工不足。目前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仅为1.54:1,远低于2.1:1的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宜居成为发展亮点。通过深入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和“六项任务”,全省大部分村庄环境明显改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初步建立,探索形成了一些适合各地实际的整治模式和做法。
六是县域教育投入持续增加,但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县域科学教育竞争力均值为79.85,处于中势,其极差、方差、标准差均相对较大,县域之间发展很不均衡;科教支出竞争力均值为77.33,处于中势;科教资源竞争力均值为74.56,处于一般劣势。
三、对策与建议
明年是“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更是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时代篇章的关键之年。各县要把握机遇、谋划好具体工作,最大限度把中央关怀、政策机遇转化为我们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和成果,努力走出一条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各具特色的富民强县之路。
一是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
二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三是大力弘扬担当实干精神,树立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五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体制机制。
六是提升县城公共服务能力,补齐城镇化发展的短板。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