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4)》发布词
侯万锋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新闻媒体的朋友们:
下午好!
下面,我代表肃北蓝皮书编研团队对2024年肃北蓝皮书成果从三个方面进行发布:
一、2023年度肃北蓝皮书编研框架与内容简介
肃北蓝皮书是省社科院与肃北县通力合作、由省社科院六个研究所16位科研骨干组成的编研团队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书编研框架包括总报告、综合篇、发展篇和专题篇四大板块,共16篇专题研究报告。
总报告深度分析了2023年肃北经济运行状况及发展态势;综合篇4篇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肃北社会、文化、法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举措及成效;发展篇6篇报告重点研究了马鬃山经济开发区、矿产资源、新能源、商贸物流、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等专题。专题篇5篇报告聚焦民族团结示范县创建、平安肃北建设、马鬓山口岸复通、增进民生福祉、那达慕文化旅游节等主题,开展系统性研究。
二、2023年肃北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主要特征
(一)主要经济指标低位运行
肃北经济发展总体处于调整阶段,2023年前三季度,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2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全市4.5与7.7个百分点。
1.工业经济回落明显。1—9月,肃北县全部工业增加值9.3亿元,同比下降2.3%。
2.牧农业生产平稳有进。1-9月,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6.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3.9%。
3.第三产业稳定增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2亿元,增长4.9%。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0%,对第三产业增长贡献率为3.9%。1—9月,住宿业营业额1025万元,同比增长49.2%,餐营业营业额8029万元,同比增长25%。
(二)有效投资逐步扩大。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66个,同比增长40.4%。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1%。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全县投资增长71.9个百分点。结转亿元以上项目投资增长94.6%。1—6月,全县签约招商项目17个, 落地项目14个, 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8.22亿元(含新能源), 同比增长60%。
(三)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1—9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38776元,同比增加2264元,增长6.2%。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3%、4.1%、8.6%和2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54元,同比增加2234元,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5.0%、4.4%、2.1%和10.2%。城乡收入比在不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四)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就业创业保持持续向好。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通过政府帮扶、市场培育、技能提升等举措,促进城乡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2018~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基本稳定,2023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12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输转农村富余劳动力1002人,就业创业向好形势有望持续。
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教育事业发展更加均衡。至2023年6月,全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9.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保持在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35%。全县高考一本录取率由2013年的7%上升到2022年的15.5%,本科录取率由58%上升到67%;全面开启集团化办学模式,统筹师资资源,促进优质教育共享共建、均衡发展。
医疗卫生供给更加充分。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多举措推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协调发展,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县、乡、村全覆盖,健康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扩面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健全多层次、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托育服务质量不断优化,针对重点群体的社会保障兜底作用更加凸显。
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不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和推进城乡社区治理,探索具有民族地区、边境特色、时代特征的社会治理现代化路径,形成“马背便民服务队”“1+4”牧区治理模式、“五联工作法”、社区“六融六在”等治理模式,将依法治理、平安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9%以上。
(五) 文旅深度融合成效明显
1.加快公共文化场所建设。重点实施了一批文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建成32个数字文化长廊服务点。
2.加大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对五个庙石窟等优秀传统文化遗迹实施修护;成立“肃北县非遗中心”,建成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3个。
3.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石包城乡村记忆馆、文博中心等20个文旅项目。乌兰牧骑亮相敦煌大剧院,成功举办那达慕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
(六)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推进“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加强祁连山国家公园盐池湾片区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持续深化“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有新的突破
目前,肃北形成“一条主线、两步目标、四个品牌、五个故事”创建工作模式。2023年成功入选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三、肃北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及对策建议
(一)发展面临的难题
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经济发展韧性不足,第三产业拉动能力不强,马鬃山经济开发建设有待加快;
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域面积大、人口数量少对社会发展的制约较大,公共服务水平和基层治理能力有待增强;
三是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掘难度较大,文旅发展融合深度不够,那达慕文化节等影响力有待提升;
四是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水平不高,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五是马鬃山镇周边基础设施薄弱,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低,兴边富民的任务非常艰巨。
(二)加快肃北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1.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一是围绕“雪山牛羊”做精、做大优势牧业,加快推进西部(肃北)牦牛繁育基地、省级现代(羊)产业园建设,全力推进数字有机生态牧场全产业链项目建设;
二是立足“工业主导型”发展定位,以煤炭为基础、矿产资源开发、新能源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做大做强工业,着力打造百亿级矿产品精深加工、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发电、千万吨货物吞吐量通道物流三大基地;
三是充分发挥马鬃山经济开发区招商主战场作用,精准招引进、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发展的大项目、龙头骨干项目;
四是加强县域和乡镇商贸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打造以县城为商贸中心生活区和以马鬃山为生产服务区的体系。
2.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优化生育、养育、教育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是以“精准、务实、提质”为要求,稳定和扩大就业;
三是推动教育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教育医疗水平;
四是稳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巩固拓展共同富裕基础;
五是以“扶助、惠民、公平”为导向,提升社会保障和保险兜底能力。
3.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一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打造具有肃北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提高乌兰牧骑的知名度,提升那达慕文化旅游节的影响力;
二是围绕“大美肃北”和“大敦煌圈”,推动文旅产业全域布局、服务全域配套、旅游环境全域提升、旅游市场全面拓展;
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立足“生态功能型”发展定位,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等;
二是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林地、草原、冰川、湿地保护等项目建设;
三是加快矿产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5.实施兴边富民工程
一是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加快兴边富民试点镇建设;
二是加快实施镇区西扩支撑性项目,提高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