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4)》发布词
程黎君
各位领导、专家,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代表课题组,对甘肃蓝皮书·《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成果进行发布。
甘肃蓝皮书·《甘肃平凉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24)》是甘肃省社科院与平凉分院合作编写的平凉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的年度报告。这是甘肃社科院平凉分院连续推出的第6本有关平凉市经济社会形势分析的年度性研究报告。本报告在篇章结构上分为总报告、综合篇、专题篇和调研篇,共18个子报告,20多万字。蓝皮书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下平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平凉经济社会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与预测,注重研究的原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就平凉市“三基地两区”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工业产业体系构建、平凉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居民收入与消费状况,民营经济,养老产业和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推动平凉高质量发展贡献专家智慧。
一、当前甘肃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
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环境和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平凉市紧扣“3659”发展思路和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目标,攻坚克难,加压奋进,经济运行保持向好态势,经济结构不断调优,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二、2023年甘肃平凉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2023年按照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平凉市聚焦打造陇东综合能源、先进装备制造、文旅康养“三大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农业精品培育“两个示范区”,深入推进强县域、强工业、强科技和“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集中精力抓产业夯基础、抓项目增动能、抓招商促活力,全市经济运行在克难奋进中呈现出大盘稳固、动能集聚、结构改善的良好态势。
预计到2023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2%。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心竭力措办为民实事,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
总的来看,2023年平凉市经济运行平稳。但同时也要看到,省内外经济增长环境依然复杂,兄弟市州竞相发展的态势尤为激烈,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产业发展仍存在创新成效偏低、链条比例失衡等制约因素,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发展任务艰巨,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增长发展仍面临较多困难和挑战。
三、2024年甘肃平凉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平凉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三基地两区”建设,大力实施“四强”行动,聚力打造陇东南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
一是推进沿链聚合,打造发展新优势,凝聚发展动能。紧扣“三新一高”发展要求,攻坚破局传统产业、提质创牌特色产业、蓄势谋篇未来产业,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性调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突破,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集群。以“甘味”特色优势为引领,聚力推动平凉红牛、静宁苹果等产业高端化转型,以文旅康养基地为龙头,强化“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核心品牌建设。
二是释放内需潜力,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增长动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抓项目、扩投资、促消费作为稳定经济的关键抓手。聚力扩大有效投资,深化拓展引大引强,,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谋划推进一批牵引性、标志性重大工程,夯实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培育消费新业态,充分激发消费潜能,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提振新能源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提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健全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商业体系,以供需两端双向循环赋能消费扩容升级。
三是塑优城市功能,加快城乡融合,培强支撑能级。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优布局、补短板、拓空间。塑优城市功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开展城市道路畅通、公共设施提升、海绵城市建设、街景风貌提升“四大工程”,增强城市内涵品质和辐射带动力。做强县域支点,分类完善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优势主导产业培育,走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更富成效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是厚植生态底蕴,筑牢生态屏障,提质绿色势能。全面落实黄河国家战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推动降碳和减污相统筹、扩绿和增长相协调、治标和治本相贯通,夯实生态文明基础。坚定不移推进协同保护修复、精准攻坚治污、促进低碳转型,持续巩固拓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成果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用途管制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一体化保护、系统治理,抓好黄河流域汭河水源涵养、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发展,促进低碳转型。
五是兜牢民生底线,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扎稳安全根基。坚持人民至上,持续保障改善民生。聚焦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重点领域,聚焦重点人群,持续加大投入,用心措办实事,持续推进“结对帮扶·爱心平凉”工程,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坚决守住安全生产防线,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