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院长一行赴敦煌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
2018年9月27日,在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举行的甘肃文化成果发布活动中,省社科院院长王福生、副院长马廷旭成功发布了《2018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建设成果报告》和《中国(甘肃)文化资源云平台》。甘肃文化成果发布活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主办,来自国内外嘉宾以及新闻媒体记者等200多人参加了此次发布会。
发布会上,省社科院院长王福生研究员介绍了《2018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建设成果报告》编研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果。
《2018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建设成果报告》由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编撰完成,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对甘肃省近五年(2013~2017)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系统盘点和总结。五年来,甘肃文化领域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立足省情,奋发有为,抢抓国家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始终坚持“保护祖业、繁荣事业、发展产业”三业并举,迎难而上,砥砺奋进,文化建设成果丰硕。
王福生院长指出,《2018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建设成果报告》本着突出重点、反映亮点的原则,分十二个部分介绍了近五年来甘肃文化建设领域的突出成果和主要业绩,既有历史追踪,又有现状反映,既有整体图景的勾勒,又有重点领域的聚焦。同时还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五年来甘肃文化领域发生的大事予以梳理,进行历史记录。《2018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建设成果报告》主要成果有:一是文化平台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二是文化工程扎实推进;三是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四是红色文化持续弘扬;五是文艺创作精品不断;六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七是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八是文化产业加速发展;九是文化人才才尽其用;十是节庆赛事形式多样;十一是文化会展丰富多彩;十二是智库建设开始发力。在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过程中突出了“地方特色”,以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基本定位,以研究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主要任务,以深入地方社会实践为基础,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新型智库体系。
王福生院长最后指出:《2018甘肃蓝皮书·甘肃文化建设成果报告》仅仅是对我省近五年文化建设成果部分重点、亮点的展示,提供给参加文博会中外嘉宾一个直观的参考。希望能借此吸引更多的中外朋友走进甘肃、了解甘肃,加大与甘肃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今后,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开发甘肃富集的文化资源,加大现代文化体系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甘肃文化建设。
《中国(甘肃)文化资源云平台》是目前国内第一、省内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资源数据库,是目前国内上线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文化资源平台,曾荣获2017年度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原创奖”,主要有平台建设和内容建设两部分构成。其中平台建设主要是在文化资源数据基础上建设文化资源云服务平台,支持文化资源加工,实现文化产品生产和展示,实现文化资源分类分级的权限管理。内容建设主要是在甘肃省文化资源普查基础上实现文化资源的完善和补充,从文化素材到文化产品的创作,加快文化产品的产业化运作,提升文化产品的宣传,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文博会期间,王福生院长、郭弘副研究员参加了“一带一路”文化创意创新论坛。马廷旭副院长全程陪同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摩洛哥代表团穆罕默德·萨吉德、哈娜内·阿姆哈尼、拉米娅·布达勒布等嘉宾,进一步加强摩洛哥和甘肃省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姜秋霞教授、省社科院酒泉分院院长孙占鳌研究员应邀参加了相关活动。
对这次省上安排的文博会相关工作,省社科院高度重视,院长王福生、党委书记陈富荣及相关院领导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取得预期效果。
(张瑛撰稿/董积生、刘玉顺审核)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