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社会科学》入选 “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刊”核心期刊
2023年3月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高峰论坛暨期刊评价报告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来自政府相关部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期刊协会、高校、科研机构、期刊编辑部、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正式发布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甘肃社会科学》入选“综合·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核心期刊,表现良好。该学科共收录109种期刊,其中,顶级期刊1种,权威期刊4种,核心期刊46种,扩展期刊35种,入库期刊23种。同等级内期刊按照期刊名称的音序排列。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2014年起每4年开展一次期刊评价工作。经过2014年、2018年和2022年三轮期刊AMI评价工作的理论探索与具体实践,尝试建构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期刊评价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始终践行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评价原则,旨在通过创新的评价理论和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和研究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成果,进而探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情况与内在规律。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022版)》由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31个三级指标构成,实行一票否决制,设置一票否决指标、计分指标、加分指标、扣分指标和观察指标(方向性指标)五种类型的指标,各指标统计时间及数据来源有所不同,各指标按照四大类(侧重人文学科,侧重综合期刊,侧重社会科学,侧重冷门绝学、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跨学科)划分权重计分。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自建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HSSCD)》为基础进行相关评价。《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基于学科与期刊特点构建了不同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的1904种老牌刊(2017年以前创刊)、116种新创刊(2017年及以后创刊)、148种外文刊(7种语言)和403种学术集刊进行了评价。
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老牌刊分为3个学科大类、23个学科类和33个学科子类,按照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得分及期刊建设的实际情况将期刊依次划分为顶级、权威、核心、扩展及入库五个等级。在参与此次评价的1904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老牌刊中,共评出顶级期刊22种,权威期刊55种,核心期刊605种,扩展期刊775种和入库期刊447种。
《甘肃社会科学》进入A刊核心期刊阵容,既是对《甘肃社会科学》编辑质量与水平的肯定,也体现出刊发的稿件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在学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今后,《甘肃社会科学》编辑部将以此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以学术关怀社会,继续约好稿、组好稿、编好稿,推动自主知识生产,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提升在学界的影响力。(热卓辛措撰稿/许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