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退休研究员

刘敏
男、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7月15日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民族社会学、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企业与毒品问题等领域的研究。
1969年10月毕业于今西北师范大学政教系。至1983年10月在永昌县朱王堡公社工作,任教育干事、团委副书记。 1983年11月至1989年3月在永昌县委办公室工作,任秘书、副主任。
1989年3月至今在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任社会学法学所、社会学所副所长、所长。1987年被评为助理研究员,1992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8月至2006年9月任副院长。
现任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府“九五”、“十五”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政法学院、兰州城市学院兼职教授,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硕士生导师。1996年授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主要成果-著作类
1、《统一战线工作问答》,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2。
2、《社会学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6。
3、《农村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4。
4、《被害者学》,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9。
5、《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9。
6、《中国国情丛书:静宁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2。
7、《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3。
8、《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6。
9、《中国国情丛书:永昌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5、3。
10、《中国国情丛书:秦城卷》,中国大百科出版社1998、2。
11、《灾害社会学》,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4。
12、《山村社会》,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4。
13、《甘肃省2006-2007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1。
14、《甘肃省2007-2008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首席专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
15、《民族与社会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
16、《社会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4。
主要成果-论文类
共发表论文、调查报告和其他文章百余篇。其中,有的在国外刊物发表,有的被收入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有的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国内权威刊物转载。
1、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党的工作方针,社会科学1979、4。
2、刘少奇建党思想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组成部分,社会科学1980、6。
3、建国30年来历史的基本估计,甘肃人民出版社论文集,1981、5。
4、试谈社会主义民主的规范性,社会科学1981、6。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1982、4。
6、高度民主的概念和目标,兰州学刊1982、2。
7、什么是共产主义,党的建设1983、1。
8、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要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党的建设1983、4。
9、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区别与联系,社会科学1983、8。
10、在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科学1983、5。
11、郑重进行党员登记,党的建设1983、12。
12、小城镇在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甘肃经济论丛1984、5。
13、东西部小城镇比较,开发研究185、1。
14、加快小城镇建设,振兴甘肃经济。社会科学1985、4。
15、甘肃省小城镇发展战略初探,西北开发研究论文集1985、9。
16、富有地方特色的韩集镇建设,城乡建设1985、9。
17、甘肃省小城镇发展的特点及趋势,开发研究1986、6。
18、小农观念的调查与思考,社会学研究1987、1。
19、从世界城市新潮流看小城镇的发展趋势,社会科学1987、3。
20、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雏议,甘肃民政理论文集1988、8。
21、论协调发展战略及其特征,开发研究1988、10。
22、振兴的基础—科学文化事业,甘肃人民出版社文集1988、11。
23、甘肃农村社会问题,甘肃省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论文集1988、11。
24、开发社会学初探,中国函授大学校刊1989、4。
25、甘肃2000年人才预测,四川科技出版社文集1989、5。
26、2000年甘肃人才与智力发展战略与对策,甘肃科技出版社文集1989、5。
27、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整合,江西社会工作1990、2。
28、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有关问题的反思,甘肃社会科学1990、5。
29、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保证,中国社会报1990、9、28。
30、当代毒品及其防治,社会科学动态1991、2。
31、中国西部毒品蔓延的现状和特点,甘肃社会科学1991、5。
32、毒品问题面面观,高教与社会1993、2。
33、甘肃社会发展的定量评估及问题分析,社科纵横1993、3。
34、区域经济合作与社会发展,甘肃社会科学1993、6。
35、建国后甘肃毒品危害及禁毒活动,甘肃文史资料选輯1993、7。
36、甘肃94社会热点预测,要论与对策1994、1。
37、在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局中干部在想什么,高教与社会1994、3。
38、了解社情理顺民心维护大局,要论与对策1994、3。
39、兰州市居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高教与社会1994、3。
40、中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点及转型,社会学研究1994、1。
41、邓小平的社会发展思想及其特点,甘肃社会科学1994、5。
4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甘肃社会科学1996、2。
4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中国社会第一问题,中国社会报1996、8、8。
44、兰州市社会发展思路的宏观思考,兰州发展论坛1997、1。
45、中国西北扶贫的举措,中国研究(日本)1997、5。
46、加强兰州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期理论研究工作,兰州发展论坛1988、2。
47、“再造一个河西”的内涵詮释,要论与对策1998、4。
48、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初探,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12。
49、略论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甘肃纪念三中全会20周年文集1999、3。
50、社会发展理论的演变走向及其特征,甘肃社会科学1999、3。
51、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科学体系,时代学刊1999、4。
52、社会发展理论的本土化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面向21世纪思考文集1999、5。
53、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山村社会结构调整与社会发展,香港国际学术会议文集2000、4。
54、我国民族社会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西北民族研究2002、1。
55、论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
56、入世后陇东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天水师院学报2002、1。
57、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度、流动度和净剩余度,东南学术2003、3。
58、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拓展及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3、5。
59、关注新社会病,甘肃社会科学2005、4。
60、和谐社会的实质是三大关系的和谐,甘肃日报2005、6、3。
61、社区建设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甘肃社会科学2005、1。
62、风险社会及安全建构,甘肃理论学刊2006、3。
63、人、陇人与陇人品格,甘肃社会科学2007、1。
64、大学新生网络成瘾的理论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6。
65、新中国西北经济发展史研究的鸿篇巨制,甘肃社会科学2005、1。
66、社会行动与行动者的责任,甘肃社会科学2008、1。
67、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关系及其战略调整,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2。
68、中国民族社会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1。
69、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竞争力,中国社会报2011、3、10。
7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阶段性特征,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5。
71、社会良性运行有赖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27。
72、走向低代价开发:西北开发的历史反思与现实应对,社会学评论2013、2。
73、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传承和理论建构,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6。
74、民生安全呼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开发研究2012、3。
75、民族社会学研究的“九五”回顾与“十五”瞻望,中国民族社会学基本理论研究文集2010、12。
76、论民族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集2012、12。
主要成果-项目类
1、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198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2、中国国情调查:静宁卷,198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副主编。
3、社会改革与社会心理,与武汉市社科院合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主持人,1989年完成。
4、当代毒害及其防治,199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5、中国七城市居民生活意识及劳动态度研究,与辽宁社科院合作(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91年完成。子项目主持人。
6、甘肃省设市规划及预测,省民政厅项目,主持人,1992年完成。
7、中国国情调查:永昌卷,199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副主编。
8、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199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主编。
9、兰州市各阶层社会心态调查和分析,1994年院项目,主持人。
10、中国国情调查:秦城卷,199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副主编。
11、西北黄土高原山区乡村社会发展动力研究,199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12、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发展因素的凝聚与强化,1996年省委宣传部项目,主持人。
13、树立高尚情操,抵御毒品危害,1997年省政法委项目,主持人。
14、社会发展理论的本土化与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1998年院课题,主持人。
15、中国西部开发型移民与社区建设研究,199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子项目主持人。
16、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研究,1999年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主持人。
17、甘肃省社会福利社会化调查研究,1999年省民政厅项目,主持人。
18、全国社会学学科调查:民族社会学,2000年国家社科规划办项目,主持人。
19、领导干部形象论,2000年省委组织部项目,主持人。
20、灾害社会学研究,2000年完成国家社科学基金项目,第二主持人。
21、兰州市居民社会心态调查,2001年院课题,主持人。
22、甘肃省非公有制单位党组织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院课题,主持人。
23、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公共教育及其权利保障研究,200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主持人。
24、西北民族地区社会关系调整研究,2005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
25、甘肃省科技发展环境和保障措施研究,2006年省软科学项目,主持人。
26、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与预测,2006年院项目,副主编。
主要成果-奖项类
1、小农观念的调查与思考,论文,获第1届省社科优秀成果3等奖。
2、2000年甘肃人才与智力发展战略与对策,著作,获第二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3、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发展,著作,获第三届省社科优秀成果2等奖。
4、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著作,获第三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5、中国国情丛书:永昌卷,著作,获第三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6、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特征与转型,论文,获第四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7、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俗讲话,著作,获第四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8、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体系,论文,获第五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9、西北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著作,获第五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中国国情丛书:永昌卷,著作,获第五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11、山村社会,著作,获第七届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等奖。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