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目录
《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目录
哲 学 语言技术的否定辩证法 ——试论庄子“道言”的可能性 金惠敏 基于真理、传统与德行的道德探究 ——试论麦金太尔为何不是一位道德相对主义者 张言亮 |
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资本观及现实启示 ——马克思资本理论当代性研究 韩昌跃 文化的拒斥:对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转向”的反思 赖 佳 |
文 学 汉代纬书小说与儒家神学体系的建构 魏鸿雁 论苏轼贬谪诗文中天命观的变化 黄小珠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的成书特色和文化内涵 李光生 许学夷《诗源辨体》的辨体理论体系 ——兼论其辨体论的开拓意义和文献价值 任竞泽 汤显祖量移遂昌县令时间考 刘世杰 古典戏曲叙事性质与曲学论域再考察 黄飞立 论清代诗坛宗宋的原因 李剑波 西北“花儿”语言问题刍论 雷汉卿 |
学者访谈 从实践美学到后实践美学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杨春时教授访谈 杨春时 高 上 |
文 化 文化研究及其文献跨国合作(上) 美)J.MarkSchuster 王列生 由唐人诗文之“胡商”看西域与唐的文化交往 卢燕新 文化产业创新系统构建的理论研究 冯 臻 |
敦煌哲学 历史性是敦煌哲学研究的真正开端 ——从现象学的视角看敦煌哲学的概念与命题何以可能 孔 敏 |
法 学 法治意识形态的塑造 陈金钊 论刑法中的接受性责任杨国举预防可能性视角下责任阶层的本质定位 赵 星 胡宗金 正当程序及其法理阐释 于向花 李志君 收容教育的合法性审视与未来走向 黄华生 反恐司法中证人特别保护制度之构建 林喜芬 大规模食品侵权诉讼救济形态的冲突与协调 蔡 辉 王吉林 |
社 会 论社会学的学术品格与底层意识 郭宏斌 刘 敏 社会运行学派的学术轨迹与学派实践 ——兼论郑杭生先生的学派情怀 王力平 风险社会学视角下的谨慎信任观 玉珍 李 泽 社会资本范式使用及其理论研究的贡献与局限 童 潇 “村改居”社区秩序:断裂、失序与重建 吕 青 论社区实现基本生活保障目标的双轨流程 谷中原 李亚伟 |
经 济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体系构建 高 诚 徐 泓 内生增长理论框架下技术进步的理论依据与度量 马 蓉 中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及防范 黎友焕 刘永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房裕 为民办实事及其新制度、新机制的推进 ——以甘肃涉农项目为例 何 苑 李有发 欠发达地区农户信贷供需非均衡分析 ——以甘肃省为例 郭志仪 吴 桢 甘肃省区域文化产业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学军 甘肃省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潘永昕 高麟睿 |
管 理 地方政府社会治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范逢春 理论驱动型评价:项目评价的新途径 孙翊锋 海上搜救的“诺斯悖论”及其破解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丁 煌 黄志球 创新创业人才价值评估与培育模式组合研究 朱晓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西北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反思 ——以甘肃省为例 刘 军 |
政 治 中国对外援助的战略调整问题探讨 雷兴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维护我国产业安全 张福军 转型期公民道德耻感提升研究 陈思宇 程 倩 冷战后美国学者对安全应对的定义与评估 储昭根 |
历 史 民国时期中国物本位币制思想的发展演变与实践 杨 军 米 嘉 清末民初电报对中美两国的媒介讯息意义 李曦珍 马 鳭 杨 甜 迎拒之间的选择:清末科举改试策论与西史接引 王艳娟 李少军 宋代中央官学教官的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 申国昌 王永颜 中介角色的正和博弈与潜在隐忧 ——“中华基督徒信行救国十人团”考述 王德龙 |
民 族 试论近代西北回族的社会历史发展 ——基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视角 赵国军 族群认同的场域性 ——以云南香格里拉县上桥头村的族群认同为例 李元元 陈 艳 |
陇上学人 情系民俗 拓荒深耕 ——郝苏民先生学术事迹评介 马东平 |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